SDS二十周年庆、第十九届证卡票签安全识别技术展览会暨高峰论坛开幕致辞


多维身份识别与可信认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所领导


于  锐

(2025年5月28日)


1751965266774404.jpg


2025年5月28-29日,第十九届安全识别技术展览会暨高峰论坛与SDS二十周年庆典,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圆满召开,来自海内外1200余家单位相聚在北京,共同见证了SDS二十周年的光荣时刻。图为多维身份识别与可信认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所领导于锐在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尊敬的段会长、

徐常委、

周院士、

各位领导、

各位专家朋友们,

大家好!


在北京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初夏,第十九届安全识别大会暨 SDS 二十周年庆顺利的召开了!

那大会可以说聚焦了本产业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和产业融合应用。在国家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当下,这既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具有积极的现实和社会意义。

在此,我代表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和多维身份识别与可信认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对大会和这次的庆典活动组委会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参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也向长期关心支持证卡票签安全识别技术发展的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应该说证卡票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既解决了个人身份授权的证明,活动办事的凭证,也为社会诚信和治理提供了必需的手段。

在当今人类社会,物理社会和数字空间高度融合。证卡票签也在快速地数字化转型,依托条码技术、RFID技术、密码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实体票证与数字化运用的有效对接,并演变成为更宽泛的安全识别应用,覆盖了人、物、行为等各个层面。所有这一切,既满足对目标对象的标识刻画,又解决数据隐私和运行安全的要求,形成了跨领域、跨学科的新型交叉方向。

历经20年的发展,SDS大会一直在积极的推动证卡票签安全识别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的升级。随着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大会与时俱进,以安全识别技术为着力点,联合国内外技术产业机构,共同探讨应用实践发展趋势,助力数字经济建设,已经成为行业非常重要的交流平台。

移动互联、生物特征识别以及区块链技术高速发展应用,对安全识别技术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我们更应将创新发展作为应对各种挑战的重要举措,在新时代新需求下,不断的开展新技术、新模式的研发应用。要把证卡票签的优势与数字化应用技术紧密的融合,实现与网络应用系统快速安全的联接交互,拓展实体票证的数字应用。比如说我们可以将实体票证映射为信息系统中的电子证照,实现信息共享和留档存证;也可以将实体票证标识要素转化成分布式数字身份的三件套:DID分布式数字身份标识,可验证凭证VC、基于个人隐私钥签名的个人身份处境声明的VP,这些都是在快速发展的、支持区块链应用的新技术。

我们努力的目标是在国家不断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合规应用的大背景下,提供高安全大容量存储载体,体现本人持有、本人出示授权使用,发挥体系作用,充分利用密码技术补足物理防伪查验效能和效率的不足,强化访问控制、信息加密和授权签名功能,发挥人体生物特征识别的作用,增加证明因子,提高应用系统的安全等级等等。

当然我们还要深入地探讨在数字化转型下,我们安全识别产业盈利方式和商业模式,推动产业长期健康持续发展。当前以数据要素×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建设,快速发展。安全识别作为共性基础性技术,已经成为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撑。在大国博弈竞争日益激烈、网络数据安全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安全识别更是最重要的防线。

因此我们要有责任感、使命感和家国情怀,积极探索创新新技术、新产品、新系统,打造新模式、新应用、新业态、让我们国家的安全识别技术产业和应用,走在世界前列。希望通过本次大会交流,能够为大家提供安全识别领域的思考研究和实践信息,使大家更好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动态,凝聚共识,拓宽思路,共谋发展。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